查看原文
其他

邻里搬家,阿猫休息,旧书店仍期待延期

郭宇翔 复旦青年 2021-12-07

店铺的消亡不仅是城市商业业态的变迁,曾经与之产生关联的人,他们的的回忆也在发生着瓦解与重构。


国顺路、政肃路路口的店铺搬离后,一代复旦学生关于这里的记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模糊。


复旦青年记者 郭宇翔 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 张咏言 陈诗雨 万晓强 杨雪纯 朱骊冰 陈杨 赵芸巧 报道

复旦青年记者 唐哲 编辑


2021年10月,因为房屋租赁合同到期,在国顺路、政肃路路口附近的各家店铺,大多都将在10月底之前离开这里。


这些店铺短则四五年,长则二十年,在复旦大学周围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复旦学生的成长。对于这些店铺的印象构成了学生们对于复旦,甚至是对于上海的集体记忆。随着商业业态的变迁,学生们的记忆也在经历着摧毁与重构。


11月1日开始,照亮政肃路东边的将不再是琳琅满目的各家招牌,只剩月光透过树荫落在墙面上,指引着行路的人。


最后十天


雨后的空气中水汽氤氲,风不大,但傍晚13度的气温还是令人瑟瑟发抖。不到下午四点,正在睡觉的老板娘就被敲门声吵醒,提前开始营业。四点半,这家十字路口旁的苍蝇馆子,排队的人已经站到了门外。


一切源于老板娘在21日上午发的一条朋友圈:“阿猫这几天就要关店了,也就永久性的,大家如果想吃阿猫,就抓紧来吧!以后就不复存在了!感谢大家十四年的陪伴与支持。”


突如其来的关店,使人们带着惊讶、遗憾、疑惑蜂拥而至。


面对插队的顾客,素来温和的老板娘一反常态,让他们“赶快滚蛋!”转过身来,面对十几名前来吃饭的学生,她很快又红了眼,不断对人群说着谢谢。


各家店铺离开的时间并不相同。有的店铺的定格在了10月21日,当天下午,桂林米粉停止营业。22日上午,两天前刚结束营业的东北大馅水饺,以及早点炒饭油条、桥头排骨三家店面只剩下砖块。和阿猫的情况一样,“复旦旧书店”和“兰州拉面”也收到了在10月31日前搬离的通知。


相比之下,同在政肃路上的“邻里川菜馆”(下简称“邻里”)更早得知了消息,也为搬离做足了准备。9月,老板就从房东口中得知街道要收回店铺,很快在三号湾找到了店面。10月初,邻里贴出告示,因房租到期,店铺将于2021年11月底搬迁至三号湾。


▲“邻里川菜馆”窗外张贴的搬迁通知/图源:赵芸巧


这次一起搬离的店铺,还有国顺路上的沙县小吃、桂林米粉和政肃路菜市场二楼、三楼的网吧和旅馆。几位老板都证实,搬离的原因是“房屋租赁到期”。


早在2020年底,一张“网上信访受理(投诉)中心”的截图就在复旦大学学生之间开始流传。写信人自称是阿猫的老板娘,接到了收回店铺的通知,希望能继续在这里经营下去。经阿猫的老板娘证实,这确实是她写的信件。


五角场街道办事处2020年11月19日给出的答复中提到:“根据区委区府关于加强房屋资产管理要求,经街道讨论决定,属街道出租的所有房屋将在合同到期(2020年12月31日)后全部予以收回,不再续签合同,今后将不再予以经营性出租。”


复旦旧书店的老板张强对比了2020年10月和2021年10月收到的两封要求搬离的律师函,理由没有发生变化:“根据《房屋租赁合同》相关条款规定有意在租赁双方租赁期满后随即解除该租赁合同不再续租,最终将房屋收回。”张强今年收到的律师函提到,因为春节和疫情,搬迁推迟到了2021年。


20年、14年、10年


2021年复旦大学的毕业晚会上,张强受邀参加了红毯仪式。最初他很惊讶自己能受到邀请,他觉得“复旦学生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复旦我们先不说,南大、浙大、北大的(老师和学生)都来过,专门奔着我们来的。”张强在复旦旧书店里认识了来自天涯海角的朋友们。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云深会在微信上转发复旦旧书店的报道,历史系教授金光耀专门来店里找过史料,中文系教授傅杰曾为他题过字,另一位中文系教授陈尚君也是店里的老主顾,说起北京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学校来店里买过书的教授,张强也是如数家珍。


20年里,书店从街边小摊,到菜市场二楼的小隔间,再到后来独踞五六百平米的巨无霸,变成不久就要离开的“复旦旧书店”。从最初只为养家糊口,到如今“真的能够为文化做一点事情”,这条路张强走了20年。


▲“复旦旧书店”的内部布局/图源:陈杨


饱受学生称赞的,不仅有旧书店的精神食粮,还有更多满足学生口腹之欲的临街小店。


“我所在的学生组织负责人,世博会的时候每天要做四个版面的报纸,名字叫《早安世博》,连着18天,每天晚上他都会点阿猫的外卖。”2011年,许遥考入了复旦大学历史系,这10年里,他听说了太多与这些店铺有关的故事,有时,他就是这些故事的主角。


许遥在阿猫二楼玩过桌游,调侃过因为桌子擦不干净,卡牌上总是有黏腻的手感;他是东北大馅水饺的老顾客,中午想吃个饺子,就会约上朋友过去,房间简陋,但并不妨碍聊天畅快;他也很喜欢阿猫隔壁的桂林米粉店,不过很少吃店里主打的螺蛳粉,而更喜欢那里的麻辣牛肉炒饭。


与如今鳞次栉比的餐馆大相径庭,14年前的国顺路只有几家服装店、便利店、五金店,学生们沿着政肃路向东走,要么直行,要么左转,“走到路口就到头了”,不会有人看向如今阿猫的位置,“是我和东北水饺带活了这条街。”阿猫的老板自豪地说。


早年阿猫卖过面条,也做过盖浇饭,后来专门做水煮鱼、酸菜鱼。老板想到猫喜欢吃鱼,便把猫和鱼组合到一起,有了如今“阿猫一条鱼”的店名。最初阿猫只有如今一楼过道处的大小,旁边是五金店,二楼是洗浴中心,2016年左右合并了周边店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阿猫的老板说,只要是学生喜欢吃的菜,他们就会一直做下去。牛蛙从一斤5块涨到20块的时候,老板也会咬咬牙限量供应;10年过去,阿猫的菜谱上还能找到许遥钟爱的“鸡粒烩豆腐”;盖浇饭卖了14年,到现在依然是单人餐的热门选择。


每年毕业季,阿猫的老板娘都会在朋友圈发自己与学生的合照,送别学生们“奔向世界各地,大展宏图”。而10月30日中午,也到了顾客们告别阿猫的时候,店内贴出了告示“阿猫营业至今天晚上,感谢大家。”


▲营业结束后的“阿猫一条鱼”/图源:郭宇翔


明天


过了10月31日,国顺路、政肃路路口的各家店铺将走上命运的分叉路口。


12月,邻里将在三号湾重新开业,尽管房租更贵,但老板说菜价和以往应该相差不大。张强还在等待,希望能将搬离的时间推迟,但在长兴岛的仓库已经“书满为患”,要存放店内的五万多册书,他还需要另谋出路。


阿猫的老板娘在10月21日下午曾经和学生们说:“菜场改造后如果有大的店面,我想办法干一个下来,做你们喜欢吃的咸蛋黄鸡翅、咸蛋黄虾仁豆腐。”


但是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老板和老板娘一致表示12月之前可能不会再营业了。他们这14年太累了,每年只有春节前后共一个月的休息时间,现在他们需要休息一下了。他们以后还会做餐饮,但不会再租这么大的店面了,至于位置,老板说还没想好。


阿尔多·罗西将城市视为“集体记忆”的所在地,当个体或集体的记忆被城市中的某个片段所触发时,过去的故事就会连同个人的记忆和秘密一同呈现出来。在复旦大学2020级新闻学院本科生李绮那里,城市记忆关乎夜晚、爱情和一位“乐观善良的老板娘”。


2020年的一天夜里,她从文科图书馆走出来,还没有来得及走到宿舍,就因为感情问题在国顺路上哭了起来。人很少,街道很安静,她哭得很大声。刚打烊出门的老板娘过来安慰她,“你要是为了这些事情哭,你爸爸妈妈知道会很难过的。”那时老板娘说阿猫可能开不下去了,也安慰她生命中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2019年,许遥从复旦大学政治系研究生毕业,在复旦的8年中,许遥经历了南区一条街改建,经世书局旁饭店的搬迁,文科图书馆门口的黑料理整治,他说:“城市的新陈代谢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并不是一件波澜不惊的事情。”


得知店铺关停的消息后,他感叹:“同学毕业了,曾经的店铺搬离了,很多关于学校的记忆和生命体验也被迫割舍。”许遥说国顺路、政肃路的商业业态已经成为他生命体验的一部分了,而这些店铺的搬离,正是对他回忆的摧毁和重构。


2021年10月21日夜里10点半,政肃路上每天新鲜果汁吧的招牌依然亮着,和周围的店铺一起,照亮了半条政肃路。店门口聚集了十几位刚刚打完排球,前来解渴的学生,他们笑着、闹着,讨论着今天的球和明天的未来。


明天,是10月22日,14年前2007年这一天,“阿猫一条鱼”在国顺路正式开业。14年后的这一天,阿猫周围的东北大馅水饺、早点炒饭油条、桥头排骨三家店已经离开了这个路口。


明天,在政肃路的夜里,以菜市场旁的楼梯为界,东边归月光,西边归灯火。


▲10月30日晚的国顺路、政肃路路口/图源:郭宇翔


(许遥、李绮为化名)


微信编辑丨周洁林

审核丨甲干初



往期精彩


追寻张枣丨当我们想起他,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新塔利班时代:太阳照常升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